在确定了问题行为的功能以后,功能性沟通技能的训练就可以开始了。功能性沟通技能的训练的目标是根据孩子所要达到的目的,教其以恰当的表达方法。功能性沟通技能训练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教者示范、教者给予各种辅助如提示等和教者奖励孩子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所有与孩子工作的人对其表达要求的沟通信息作出及时的、肯定的和一致的反应。再以前面提到过的孩子在教室里吵闹为例分析,如果功能分析表明一个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是想要逃避摆脱困难而无趣的活动,教者可以训练孩子用图片表示:“我要停一下”,等等。这样,他就可以用自己的沟通来摆脱困难的情况,而没有必要诉诸行为问题。而假如功能分析表明一个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是想要得到他人的关心,教者可以训练孩子用图片表示:“看看我做的东西”,等等,以此引起老师的注意和表扬。
在这样的训练自闭症儿童掌握功能性沟通技能的场合中,教者应该掌握几个基本的环节。第一,教者要创造适当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比较好是在自然环境中安排;第二,教者要根据孩子的反应而给其表扬性肯定或提示有关的替代行为,例如当自闭症孩子试图沟通时给予肯定:“说得不错”;第三,教者同时点明该替代行为的功能,例如说:“是该休息了。”这里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所学的沟通和交流,要与他的需要和目的直接相连。久而久之,这些功能性的语言,就可以取代问题行为。而孩子的目的,也可以更为有效和恰当地得到实现。关于功能性沟通技能的训练效果的实验与报告,在自闭症文献中日益增多。例如,在临床研究中,两位自闭症儿童都没有语言沟通的能力。与此相应,他们在学校里表现出大量的问题行为。研究者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发现,掩藏在自闭症孩子这些问题行为背后的动因,是为了逃避其所厌恶的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就必须训练自闭症儿童学习作为替代行为的功能沟通技能。由于参加这一研究的自闭症儿童是没有语言能力的,研究人员专门为这些孩子准备了一张写有“休息”字样并且配有一个工人在休息的图画卡片。
在训练过程中,研究人员照例用离散单元教法训练孩子模仿声音动作等,同时在孩子的桌上放了一张“休息”卡片。每一个单元结束以后,教者用语言和形体辅助的方法让孩子摸一下那张“休息”卡片,从而可以得到30秒钟的休息时间。以后,研究人员慢慢地撤消了各种辅助,让孩子学会独立使用“休息”卡片来表达要求,从而得到休息的机会。研究人员除了进行功能性沟通训练外,还使用了消退法,即对以前受到奖励的问题行为不再予以奖励,从而减少和消除问题行为的动力。在这一研究中,如果自闭症儿童在功能性沟通训练过程中还是表现出问题行为,教者并不因此让其停止学习,而是用语言和形体辅助的方法让孩子继续学习。
实验结果的数据表明,训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使得自闭症儿童能够以图片沟通作为意图休息的问题行为的替代行为。具体表现在,通过功能沟通技能的训练后,两位孩子的问题行为趋向于零,而他们使用图片进行功能沟通的频率显著上升9。对这一实验结果的分析也表明,结合使用功能性沟通训练和消退法,对年龄较小的自闭症孩子,有特别好的干预和教育的效果。
下一篇:使自闭症儿童沟通技能扩展
友情链接:{dede:flink linktype='3' row='120'}[field:link /]{/dede:flink}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54号(西二环白纸坊桥东南角)
服务热线:010-83980888 / 010-83980777 / 010-83980779
(京)医广【2021】第01-12-0010号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诊疗的依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