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临床表现
1.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点是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
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如果病程短于2年,临床表现符合躯体化障碍或者不典型,均应诊断本型。
3.疑病症:是指患者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疑病观念)。患者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
4.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该紊乱主要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
5.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主要表现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经过检查未发现相应主诉的躯体病变。病程迁延,常持续6个月以上,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家庭护理与自我调节措施
(一)生理方面
(1)安全护理: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加强安全护理,避免环境中的危险品及其他不安全因素。
(2)生活护理:
①帮助患者改善自我照顾的能力,同时予以安慰和表扬鼓励,逐步建立患者的信心。
②及时督促患者完成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心理方面
(1)倾听患者的诉说。当患者主诉躯体不适时应理解其主诉是真实存在的,并选择适当的时机,结合检查的正常结果,使患者相信其障碍并非器质性疾病所致。
(2)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对疾病的内心感受,及时鼓励、深入引导、探讨,帮助患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
(3)帮助患者学会放松。如慢跑、静坐、太极拳及利用生物反馈仪训练肌肉放松。
(三)社会方面
(1)协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家庭是患者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得到家庭给予的支持;还可以鼓励患者发展新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增加情绪上的支持。
(2)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可能的预后,家属应配合治疗护理,做好患者的家庭治疗护理,防止复发。
上一篇:躯体形式障碍是什么
友情链接:{dede:flink linktype='3' row='120'}[field:link /]{/dede:flink}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54号(西二环白纸坊桥东南角)
服务热线:010-83980888 / 010-83980777 / 010-83980779
(京)医广【2021】第01-12-0010号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诊疗的依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