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线:010-83980888 工作时间:8:00-18:00
您的位置:主页 > 精神科 > 自闭症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治疗

如何治疗儿童自闭症

发布时间:2020-11-30 15:08:26 来源: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字号:| A+ | A- |


  我们知道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心理精神疾病,以表现行为刻板,兴趣缺乏,不愿意与人交往沟通等为特点的心理疾病,面对孩子的自闭症,有的家长及时带孩子治疗,有的家长消极应对,有的家长因不懂相关的医疗知识延误了孩子的治疗,那么,如何治疗儿童自闭症?北京军颐中医医院专家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如何治疗儿童自闭症?北京军颐中医医院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详细介绍。

  一、父母、长辈以及家园间的教育方法不一致是自闭症的催化剂,内外统一教育观念很重要。

  教育方法不一致的表现有:祖辈溺爱,认为孩子胆小、内向是个性的表现,长大了自然会好;父母严格,采取一切手段干预孩子的行为。这样做不仅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使之更加严重。此时,家长要做的是多角度地观察孩子,与同龄孩子做相应的比较,客观地评价孩子,找到差异,反思自己的教养方法。多向孩子的老师了解相关情况,听听老师的建议。

  二、自卑是自闭症儿童的强力杀手,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品质。

  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因此一个表扬、鼓励对于一个自闭症儿童来说,意义非常大。成功体验对自闭儿童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家长要降低标准,为他创设成功的机会,努力去挖掘、放大他的优点,如:孩子自己吃饭时,哪怕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要肯定地说:“你会自己吃饭了,好厉害!”只要是行为意义积极的,都及时给予口头肯定、鼓励。

  三、缺乏交流和关爱是自闭症儿童的病源所在,家长要积极地创设机会与孩子沟通。

  每天保证有固定的时间单独跟孩子交流。家长可选择在饭后、睡前与孩子交谈。时间控制在15至20分钟内,因为这段时间孩子的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谈话的内容要以孩子喜欢的话题为准。平时,选择一些能激发孩子交往愿望、培养良好交往技能的读物进行亲子阅读。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亲子游戏,以唤醒孩子对交往的渴望。

  四、缺乏交往能力是自闭症儿童的比较大障碍,应积极为孩子创造交往空间。

  自闭症的孩子喜欢躲在角落里,不愿与人交往,或缺乏交往的技巧。家长应创设一切机会,放手让孩子去接触身边可以接触的人,开阔视野,丰富经验。节假日多带孩子去公园玩耍或者参加同龄孩子的聚会。如有条件的家庭还可在家中养些小动物,让孩子在养育动物的过程中,减轻交往的恐惧,提高交往能力。

  如果通过以上几种方法仍然无法让孩子恢复正常,那么就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治疗了,儿童自闭症在医学上有部分患者是由于遗传或者受到外伤导致大脑神经元细胞受到损伤所致的疾病,因此需要做相关的科学治疗,才能帮助孩子尽快走出自闭症的阴影。

  “三步到位”彻底治愈儿童自闭症

  临床医学证明,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神经衰弱、焦虑、恐惧等各种精神障碍疾病无法彻底治愈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传统治疗只停留在控制神经递质分泌,无法有效修复神经递质的受体机能障碍导致的受损脑细胞。建立了科学、完善的脑细胞和神经递质之间的“细胞修复”和“递质平衡”的理论,从基因学的层面上破译了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神经衰弱、焦虑、恐惧等各种精神障碍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一、靶向平衡经络

  通过现代高科技中医经络微创靶向技术,将从20多种海洋生物,60多种珍稀名贵药材中萃取细胞活性蛋白酶靶向导入相应的穴位处(中医御医传人望、闻、问、切,结合现代高科技中医经络检测仪,通过人体五行原理精确选取穴位),经人体经络系统运行至相关脏腑和神经系统,迅速修复致病祸根异变基因,激活大脑中枢神经核,调节神经突出处活性基因的递质平衡,抑制神经递质多巴胺、儿茶酚胺的增高,综合调理脏腑功能,促进人体各个神经系统的协调平衡。

  二、修复受损脑细胞

  直接通过微生物磁场效应持续营养脑神经细胞,对受损脑细胞进行修复,恢复脑细胞正常功能,促进神经递质受体之间的结合;

  三、恢复大脑调节功能

  辅助仪器治疗和中医治疗,促使兴奋与抑制的有序更替;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环境,提高脑部血液含氧量,纠正紊乱的大脑功能,比较终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如何治疗儿童自闭症?北京军颐中医医院专家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点击在线医生,专家将作出详细解答。专家指出:放松心情、放平心态,除去消极的意念,积极地试用以上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走出封闭狭隘的空间,走向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治疗儿童自闭症

友情链接:{dede:flink linktype='3' row='120'}[field:link /]{/dede:flink}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54号(西二环白纸坊桥东南角)

服务热线:010-83980888 / 010-83980777 / 010-83980779

京ICP备14004258号

(京)医广【2021】第01-12-0010号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诊疗的依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