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能根据指令而摸杯子,则教者可以给予视觉辅助或在必要时给予手把手的辅助,然后在孩子能根据指令而摸杯子后渐渐减少辅助的程度。这些步骤与前面介绍的步骤相似,故不再细述。如果孩子能比较一致地听从指令而摸杯子或其他物体,教者可以提高训练的难度,而在桌上同时放上两样东西。例如可以放一个杯子和一块饼干并发出随机的指令“摸杯子”或“摸饼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听从指令而动作,教者再重新换放两样东西并发出相应的指令。如果孩子不能根据指令而完成动作,则教者应该提供必要的辅助。
当教者在桌子上放两样东西或更多物体时,辅助的方式也应该相应地增加。除了以上介绍过的视觉辅助和手把手的辅助以外,教者还可以选用距离辅助和示范辅助。在给予距离辅助时,教者在发出“摸杯子”的指令后,可故意把杯子放在离孩子较近的地方,而把饼干放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从而增加孩子根据指令完成动作并得到奖励的概率。而后教者再慢慢地把杯子放在离孩子越来越远的地方。在做示范辅助时,教者应该备有两套相同的教学用品,如两个杯子。
教者在发出“摸杯子”的指令后,自己先摸放在自己前面的杯子给孩子看。当孩子能够模仿而摸杯子以后,教者再慢慢地减少辅助的程度,直至孩子能完全不要辅助而独立完成指令所要求的动作。在孩子能理解物体名称,从而根据指令而指向特定的物体后,教者可渐渐地增加训练的难度,如慢慢变换发指令的方式,不仅说“摸杯子”,也可以说“指杯子”或“拿杯子”等。孩子不仅要根据指令而确定物体,而且可以根据指令而确定代表实物的照片。比较后,教者还应教孩子学会普遍化,即不仅理解桌子上的小杯子,而且理解厨房里的玻璃杯及快餐馆里的纸杯也是杯子,等等。从而使学得的接受性语言具有实用价值。
应该指出,离散单元教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效性。这种方法可用于教自闭症孩子提高语言接受的能力,也可用于训练他们在社交、沟通及生活等方面的技能。挪威心理学家SigmundEldevik等人于2006年发表的报告,是关于离散单元教法应用于自闭症治疗之效果的众多的实证性科学文献之一。这一研究涉及了自闭症干预的许多方面,我们这里只介绍其中有关离散单元教法对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的一些方法与结果。
参加这一研究实验组的十三名自闭症孩子,年龄都在六岁以下。除了具有自闭症的明确诊断以外,这些孩子还都具有比较严重的智力障碍。例如,他们的平均智商为41。在为期两年的干预过程中,这些自闭症孩子除了到幼儿园随班就读外,还在幼儿园中的单独治疗室定期接受一对一的离散单元教法的干预。在每一个星期中,这些孩子平均要接受十二个小时的行为干预。因而,这一实验中所采用的干预与每周25到40小时的强化干预有一定的区别。
应该指出的是,参加实验的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们,也是干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家长们在接受了心理学家的训练以后,在自己家里也力图应用离散单元教法的有关程序,以促使自己的孩子能够把在治疗室里学到的沟通等等技能加以泛化或普遍化。
友情链接:{dede:flink linktype='3' row='120'}[field:link /]{/dede:flink}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54号(西二环白纸坊桥东南角)
服务热线:010-83980888 / 010-83980777 / 010-83980779
(京)医广【2021】第01-12-0010号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诊疗的依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