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对ADHD患者父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育态度、养育行为和父母的病理心理问题_L,得出的结论很不一致,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儿童病理心理的定义不一致,使得研究的对象不同;二是研究很少同时考虑父母的病理心理和人格特征,而这两方面的特征可能对儿童的行为都有影响。
1.父母的人格特征 从个性心理特征上讲,母亲的神经质倾向及低责任心与儿童青少年违法及儿童的外化性行为问题有关,甚至父母的外倾性格也与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关。
父母与子女间的敌对关系可以预测儿童将来是否会发展成为反社会行为。父母的个性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可能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的影响,如父母行为的示范作用或遗传的直接作用;二是间接的作用,如父母的个性影响养育方式,或亲子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再进一步影响儿童的行为特点。Walker等(1989)提出了儿童病理心理形成的应激一素质模式(stress-diathesis models),强调了儿童气质和养育环境的相互作用。
该理论认为,多动儿童可能会给父母形成不寻常的应激事件,导致易感素质的父母,特别是高神经质倾向的父母,对儿童的养育能力下降,多动儿童形成不良社会行为的危险性增加。因此,高神经质倾向的父母和ADHD患儿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反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虽然父母的个性能对儿童的行为有影响,但目前尚不能确定其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2.父母的焦虑抑郁障碍 研究发现ADHD的攻击行为与母亲的抑郁和焦虑有关。还有研究发现,ADHD母亲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儿童反社会性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是母亲有焦虑情绪时对孩子的管教比较严,因此,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
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母亲有焦虑情绪后儿童的性格变得更内向,不会表现出破坏性行为。伴有CD的ADHD患者其父亲神经质倾向比不合并有CD的ADHD更明显,更容易表现出广泛性焦虑症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小儿多动症是毛病吗 该怎么去缓解
友情链接:{dede:flink linktype='3' row='120'}[field:link /]{/dede:flink}
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54号(西二环白纸坊桥东南角)
服务热线:010-83980888 / 010-83980777 / 010-83980779
(京)医广【2021】第01-12-0010号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诊疗的依据 | 网站地图